时间:2025-09-22 15:12:26编辑:
近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E非启航”海外实践支队前往赞比亚卢萨卡、肯尼亚内罗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企业、机构、校园、社区,实地调研“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在带队教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邓喆的带领下,支队先后走访了赞比亚大学、赞比亚国际中文学校、中兴通讯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赞比亚华侨华人总会、中国驻赞比亚共和国大使馆、坦赞铁路纪念园、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等10余个单位,就国际局势变化、中非关系转型发展、各类在非主体职能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实践支队成员来自电子、自动化、能动、工物、马院等众多院系,利用多元专业背景知识深度分析参与、赋能实践,以新时代“清”年身份投身国家重大议题,在本次跨学科实践中收获颇丰。
在中国驻赞比亚共和国大使馆举行的座谈会上,支队成员与使馆负责人就中赞关系历史沿革、现状格局、未来趋势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中赞关系、中非关系的理解。
在中兴通讯公司,支队与中兴当地团队就5G部署、能源适应性解决方案及本地员工培训等议题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了中兴在推动技术本地化、增强非洲数字基础设施韧性方面的切实努力。
在Konnect中心,项目发起人周涛向支队成员介绍了其在当地欠发达社区Kibera部署的网络接入服务。支队成员还就商业可持续性、政府合作与民众接受度等问题与中心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赞急达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陈启昭向支队成员介绍企业发展史与运营情况。双方就企业发展策略与本地员工管理展开深入探讨。
在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支队介绍公司几十年来见证并参与赞比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双方还就中方企业如何遵守当地劳动法规,尊重员工权益,帮助赞比亚建立自主运营维护的能力体系与中赞友好对话渠道进行广泛讨论。
在赞比亚华侨华人总会,张键会长介绍了总会在服务侨胞、促进中赞交流和在赞中资企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在赞商界加强沟通合作、推动中赞民间友好交往的途径与举措。
在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樊国平、外方院长姆万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邓喆、实践支队辅导员南苏桐分别就清华大学与赞比亚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致辞。中赞双方同学还围绕“中非合作与人工智能发展”展开热烈讨论。
在新华社非洲总分社,支队与多位社方人员围绕“中非叙事权与青年责任”展开座谈,聚焦媒体合作与国家形象传播中的现实挑战与路径探索。双方还探讨了新华社在本地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差异在媒体传播中的影响。
支队还前往中赞铁路纪念园进行参观,瞻仰这一象征中非友谊与合作的标志性工程。通过历史照片、实物陈列与详细讲解,回顾当年中国跨越山海的技术援助历程,深刻体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促进区域发展与深化人民友谊的重要意义。
支队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李沐晟表示,通过实地参访,我们不仅看见了构筑中非关系的成果,更看见了中非合作发展的广阔前景,以及将专业知识落地的可能性。
带队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邓喆表示,此次调研为支队员们提供了跨国跨学科学习的机会,促使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思考,不仅扩宽了成员们的国际视野,更为培养与践行青年正确价值观提供了深厚土壤,彰显全球发展中的“清”年行动。(清华大学“E非启航”实践支队)
下一篇:没有了!